icon-search
icon-search

【親子有效溝通5秘訣】孩子出狀況,爸媽要練習轉換自己的情緒,把生氣的時間用來帶領孩子收拾善後

現代親子可以相處的時間,遠比我們當孩子的時候少。現代的父母不但工作忙,孩子也很忙,在親子之間有限的相處時間下,有效溝通就顯得更重要,這五個溝通小秘訣,希望對大家帶來幫助。


1、接住孩子的情緒與察覺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出現情緒不佳或是自己的情緒不好時,可以先接住情緒。因為接住孩子的情緒,除了會讓孩子知道你接受他,他也可以接受這樣的自己,而不是只喜歡表現好的孩子。比方說,當孩子生氣時摔東西,這行為雖然不好,但如果當下你只想到東西會摔壞卻沒想到孩子可能在摔東西時弄傷自己,孩子就可能會以為你愛東西勝過愛他,那你不是很冤枉嗎﹖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摔東西可能會讓你自己受傷,你真的想發洩憤怒,就摔不會讓自己受傷的枕頭或絨毛玩偶吧﹗」給孩子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來發洩,讓他不被自己的憤怒所傷,也不致傷害物品和其他人。

當我們接受各種面向表現的孩子,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把能量用在努力增加自己的能力上,而不用去懷疑或擔心,父母會不會不愛他?當他有安全感,自然可以放心與安心的認真學習。

孩子有各式各樣的情緒表現,會哭、會生氣、會撒嬌,也許你正在忙,會覺得煩,你可以跟他說:「媽媽知道你現在心情不好,在生氣,但是你可以生一下氣,等媽媽忙完這件事,我們再來看看要繼續生氣,還是可以怎麼辦﹖」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緒被接住了﹗也許等一下他自己就不生氣了﹗

孩子要先學會接住情緒、察覺情緒,才有能力學習慢慢去轉化掉自己的情緒,這些需要引導與練習,而不會隨著長大突然就會了。父母要常常帶領孩子認知與感受情緒,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做情緒的小主人,而不會淪為被情緒所奴役。

孩子透過觀察父母來學習,父母有好的EQ才可能讓孩子有高的EQ。大家要察覺與轉換練習情緒紅綠燈,紅燈停、黃燈想、綠燈行,要常常練習。

面對出現不愉快的情緒時,我們可以停下來感受一下,就像是遇上紅燈,然後想一想可以怎麼辦﹖就像是變成黃燈。當知道該怎麼做時,就會變成綠燈。情緒的紅綠燈,要常常練習,才會愈來愈順暢。


2、出現狀況時是要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孩子丟出問題時,父母不但要能接住,還要在心中分析,現在是要解決問題﹖還是要引發出更多的問題﹖

例如:孩子打翻東西,大家第一個反應可能都會覺得很煩,很生氣,但生氣之後呢?美國家族治療先驅薩提爾女士曾說:「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件,只能改變這些事件對我們的影響。如果我們是要先解決問題,那就要練習轉換自己的情緒,把生氣的時間用來帶領孩子一起收拾善後。

另一種狀況是我們要引發出更多的問題,或是潛藏的問題。比方說孩子跟你說誰喜歡誰,誰跟誰在談戀愛之類的,你千萬不要跟他說小孩子談甚麼戀愛,要好好讀書,這樣孩子就會關起心門,不再跟你談感情的事。你要好奇的聽他說,甚至,引導出他的想法,問問他有沒有喜歡的人或是有沒有人喜歡他﹖

人是群居的動物,對情感的需求很強烈。有喜歡的人或是被人喜歡,都是很正常的事,要多跟孩子分享這方面的經驗和感受,孩子才不會因為過度好奇而輕易嘗試,或是因為不懂得保護自己而被傷害。

有一次去帶四年級的課,遇上畢業典禮,我們在教室外歡送完畢業生之後班導師說有幾個女生在廁所,好像在哭﹗我進廁所關切,一個女生指著一個淚眼婆娑的同學說:「她喜歡的人畢業了!」我說:「這樣啊﹗難怪妳那麼難過﹗但是沒關係,喜歡的人會變來變去的,也許以後妳還會遇到他,如果沒遇上就記得這份喜歡的感覺也好,妳可以進教室了嗎﹖」她點點頭。

當我跟她說喜歡的人會變來變去時,你們知道嗎,那個小四的女生突然眼睛一亮,就不哭了﹗她喜歡的人應該也換過好幾個人了﹗這不是很正常嗎﹖

跟孩子對話,記得有時要引導他說出心中真正的想法或問題。  


3、這麼做會幫助孩子﹖還是妨礙孩子成長?

父母代勞往往可以收到速效,但是這麼做到底是在幫助孩子﹖還是妨礙孩子的成長?

長子在國二的時候,周五的深夜突然問我:「媽媽,有沒有乾淨的運動服明天比賽要帶一套﹖」我那時已經在睡覺了,我說:「沒有,我明天才會洗衣服﹗」他雖然哀叫了一聲,但還是邊抱怨邊跑到二樓去洗運動服。父母有時候要狠心一點,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闖出來的禍,比方說忘了帶東西,他要自己想辦法,忘了寫作業也讓他自己去面對,不要習慣幫孩子善後,這不是幫助孩子,而會讓孩子一直處於幼齡化而過度依賴父母,是妨礙孩子的成長。

父母的過度保護和過度代勞,只會一再延緩孩子的心智成長,對親子雙方都是傷害。

 

4、平常多跟孩子產生正向連結,儲蓄愛的存款

從小要跟孩子養成談天說話的習慣,多透過對談、擁抱、按摩等接觸、讓孩子覺得在父母面前可以放鬆地展現自己,這樣當孩子面對青春期時,才不會很難纏。

要多跟孩子談青春期會面對的問題,身體的急速成長、青春痘、交友問題、課業問題、情竇初開的煩惱和自我追尋等,這些父母也曾經歷過,孩子並不孤單,當孩子可以很放心地跟父母相處時,親子之間的摩擦就不會太嚴重。

當孩子情緒突然大暴走時,有時候只要讓他安靜一下,事後再去關心他,而不要再去刺激他,自己往火坑裡跳。父母要知道,面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學會避開不定時的炸彈,先求保命不動氣,事後再溝通,看孩子是否需要協助。


5、從無微不至到尊重與信任

孩子愈小時愈要即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在安全與安心中,才可以安穩成長。但當孩子愈來愈大時,孩子需要的是尊重與信任,要多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學習賞識你的孩子。

信任孩子,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大的祝福。

長子在國一的時候,有一次他們幾個同學相約騎單車到外地去練習舞蹈,有一個同學的媽媽傳訊息問我這件事,最後他說因為同學裡面有長子,他才願意讓他孩子去。我把同學媽媽這份對他的信任也分享給他知道,他就愈來愈沉穩與有自信。

孩子的自信來自於父母對他的接受、信任與尊重,這就像是正向與善的迴圈,愈循環會愈好,反之,亦然。父母要練習對孩子放手,但是放手不是放生,我們還是要從旁觀察孩子,適時給予他需要的協助與鼓勵。

我們不是要養出只會聽話的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在觀察中學會分析與判斷、思考與表達,繼而懂得做利人又利己的選擇,自律與自我管理就是一種選擇。沒有誰的人生比較幸福,而是會懂得做利人與利己選擇的人可以一直幸福。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就要常常引導孩子學會自律與自我管理,這樣孩子才可以走向真正的獨立。


文章標籤:#心理調養 #情緒管理 #情緒教育 #親子溝通 #讓孩子獨立 尚瑞君簡介-2.png



上一頁 下一頁

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
繼續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