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search
icon-search

反對「打」、「怒吼」或「言語暴力」等管教方式的幾個觀點

工作上,時常有家長問我:「當孩子做錯事時,該不該打孩子?」 我表明不該採「打」、「怒吼」或「言語暴力」的方式來處理兒童的不良行為,家長通常會質疑:「你不也是這樣被教出來的嗎?」在此,提出臨床心理師的幾項觀點:

反效果,激起孩子負向情緒

大聲責罵、使用暴力,反而會讓孩子身心受傷,激起孩子的敵意、負向情緒。孩子在體罰過程中,只記得不舒服的感受,卻未必能導正回父母期待的行為。

溺愛與苛責,好嗎?

常觀察到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不是過度溺愛,就是過於苛責。溺愛可能是對孩子過度苛責後的補償。但這樣的方式,反而讓孩子為了躲避受罰而掩蓋犯下的過錯,亦不利於孩子的情緒控管。此外,孩子都是在日常中潛移默化學習家長對他的態度。在孩子面前(或是背後也是),我們都該是成熟、可以自我控制的大人。

呼巴掌,一次見效?

曾有家長說:「如果我反覆向孩子提起他的錯誤,他會自尊心受傷,還不如用力打他一次,讓他會知道事情就此結束。」我想打孩子更容易影響他的自尊,另外,事情是不是結束,應該視事情是否獲得妥善處理來決定,建議讓孩子學習善後,收拾做錯事的結果;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境時,學到如何面對錯誤,才是正解。

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產生問題的人

在體罰孩子之前,是否曾思考過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呢?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諸多複雜因素導致的後果,若沒有針對成因了解,往往只是延續或惡化原有的問題,這對教導孩子沒有正向幫助。試想,這次打一下,下次打兩下,類推,那更之後呢?用手打沒用了,就換棍子?若有一天,父母在體罰時,孩子突然開始反抗,那又該怎麼辦呢?

更理性的處理方式

身為臨床心理師,我也會讓孩子體驗做不良行為後會有的後果,但這都是事先與孩子討論好的約定,不會是盛怒下的處罰。通常會對孩子採取暫時性的剝奪,例如面壁思過、沒收玩具、禁看卡通。也引導孩子思考怎麼彌補所犯的錯,讓孩子知道,事情不是錯了就無法挽回,還有其他彈性的修補方式。 讓孩子練習面對做錯事的當下,如何從中學習導正回好的行為,遠比讓孩子犯錯後,再來教訓更有意義。

家長需要反思,打孩子是真心想要教他,還是一時的情緒宣洩? 是不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孩子也知道,你快沒招了。「打」、「怒吼」或「言語暴力」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只會磨損你與孩子之間的正向關係。


不要重複自己的不幸再下一代

你或許跟我一樣,一路被打上來,捫心自問,成長過程中,是否曾因長輩過度責罰,心中曾萌發忤逆的想法,這需要多少時間化解呢?人生在重要關頭,是否因為懷有對長輩的反叛或畏懼,不向他們討論,最後做出令人懊悔的決定呢?

社會一直在進步,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要跟著進步,不要在下一代的教育上,重複我們童年的不幸。 台灣社會當前的危機之一,就是人們普遍面對問題時往往留在情緒宣洩,沒辦法真正就事論事、解決問題,這或許是長期缺乏妥善處理人與人關係的結果。若期待有更好的社會、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就從改變對孩子教養態度開始,想想如何用更理性、溫和的態度,面對孩子的錯誤,尊重包容、理解與支持,才讓我們在親職教育的漫漫長路,更有信心走下去。


文章標籤:#心理調養  #情緒管理  #親子溝通  #理性處理問題

蔡百祥簡介-2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上一頁 下一頁

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
繼續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