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search
icon-search

常對家人憤怒、失望、難過?薩提爾:對方只是平凡人,放下錯誤期待讓自己自由

你是否曾經好好凝視自己的家人,暫時放下、或忘掉他們的「角色」(如:父親、母親、兒子、女兒……),而只是純粹地把他們視為一個「人」來看待呢?

或許你會疑惑:這有什麼差別嗎?

這是因為:

如果眼裡只有「角色」,就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許多「期待」,投射在那個家人身上,而對方在現實中若無法滿足這份「期待」,我們就容易陷入憤怒、失望、悲傷等種種的負面情緒中。這些負面情緒的烏雲罩頂,讓人很難體驗到愛。


暫時忘掉家人的角色  把他當成一個普通人來看待

一回,在親子關係工作坊中,女學員小莉在講師的引導下,對著扮演她「母親」的另一名學員,將多年來內心累積的憤怒、悲傷毫無保留地傾洩而出。

令她憤怒、悲傷的緣由,在於母親長期以來重男輕女,總是用輕視或貶抑的話語對待小莉,而且將夫妻關係中的齟齬、不睦歸咎於身為女兒的她。她對母親厭惡至極,甚至在結婚之後,不想再回娘家。

小莉敘述著這些過往及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時,悲傷的淚水夾帶著火山爆發般的怒氣,衝擊著在場的每個人。

然而,當講師請她轉換視角,用「人」的角度去看待媽媽,並取下掛在角色扮演者身上標示著「母親」的名牌時,我發現她頓時平靜了下來。

講師請她閉上眼睛、深呼吸,接著問她:「現在感覺如何?」

她回答:「雖然還是不喜歡媽媽,但感覺比較不那麼氣了。」

講師說:「是啊,因為她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無法滿足你的期待的老太太。你要選擇繼續在這份期待中掙扎、受苦,還是選擇放下期待,讓自己自由呢?」

現場一片靜默,大家若有所思。


去掉角色後  就不知道如何互動及對話?

對待家人,不看他們的角色、放下過多的期待,說實話,真的很難。有時甚至會發現去掉對方的角色後,就不知道如何跟他們互動、對話了。

回想成長的過程,我鮮少和父親有像朋友般坐著聊天、對談的經驗,即便兩人輕鬆地坐在客廳看電視,也很難有什麼可以互動、交流的話題。

我想,正是因為父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缺少與他的父親天南地北閒聊的經驗,所以面對我的時候,他就只能在一直以來所認知的「父子」角色框架裡跟我互動。而偏偏這個框架在他過去的成長經驗中,就是一種「上對下」的關係,因此若要他在我面前放下父親的威嚴,像朋友一樣與我互動,就會讓他不知所措。

正因如此,在我的印象裡,父親給人的感覺是嚴肅、有距離的。小時候,我看到他就會自動立正站好。若要我不看他的角色(父親),只視他為一個「人」,說實話,我在互動上也會陷入左支右絀的窘況。


每個人都是平凡人  不一定能滿足你的所有期待

由此可知,「角色」具有「定位」的作用,可讓人看見彼此之間進行互動時,各自站在哪個位置與立場。不過,由於它也同時承載著許多責任與義務,因此掛牌主演的人,總被期待必須到位。

可惜,世間總是充滿各種缺陷和遺憾,無法稱職扮演角色的人比比皆是。若是對方的角色詮釋不在自己的理想劇本裡,那麼是不是就要趕他下台,找人頂替呢?

在舞台上,臨時換角是可行的,但在現實人生裡,這卻是條死路。尤其親情血緣,無法切割,即便是悲劇,父母子女的角色依舊無可取代。

因此,練習回到「人」的角度看待家人,我想是要這麼做:

時常提醒自己,對方總有他的侷限、困境,無法凡事盡如我意。一旦有此覺察,才不會反覆在對方的「失能」之處鑽牛角尖,而能真實地接納,並維持親情的基本溫度。


以「人」的對等關係  找到舒服的相處方式

前面例子中的小莉之所以能在講師的引導下,從對母親極憤怒的情緒中抽離,回復平靜與安定,關鍵就在於小莉能在那個歷程中,覺察到自己對母親的糾結,來自於對她所扮演的「母親」角色有非常高的期待,期待她慈愛、寬容、對待兒女一視同仁。可偏偏母親就是無法滿足這份期待。

倘若小莉持續緊緊地抓住這份期待不肯放手,對母親的不滿、怨懟、憤怒將與日俱增,最後母女關係可能就會走上決裂。

而講師把「母親」角色扮演者身上的名牌取下,意在提醒小莉:

她的母親除了是她所看到的這個角色之外,其實也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人。

世上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陷,都不完美,如果小莉一直要戴著「完美母親」的有色眼鏡看待母親的一切,那麼,母親就永遠會是那個讓她失望透頂,甚至厭惡至極的「不及格媽媽」。

無法放下心中對於「完美母親」的期待,多半由於自己的內在仍從小時候的視角仰望母親,期待被她所愛。然而,現在自己已經長大成人,許多內在的渴求不再需要全盤仰賴母親來滿足。

若能看見彼此在身為「人」上的對等關係,就比較能放下對她的角色(母親)的種種期待,不再煎熬於「她的失職造成我的不幸」,而能逐步找到彼此之間在互動上最舒坦的位置。


別再抱錯誤期待  尋找100分的家人

練習從「人」的角度看待家人,可為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製造機會。因為眼中若只有對方的「角色」,就像戴了一副有色眼鏡看待對方,總隔著不真實的色彩,由於視線不清、沒有安全感,就不敢或者不想再往前靠近一步。

但若摘下有色眼鏡,去看見對方的真實,也就能確認他所站立的位置,抹去心中過多不必要的猜疑或恐懼,可以在適當時機,允許自己向對方靠近。

所以,不要再費心尋找100分的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兄弟姊妹了。卸下角色,大家都一樣不完美。

雖說這個不完美可能是親情的一道裂縫,但是也正因有裂縫,愛的光芒才有了穿透的空間。


在「人」的層次上與家人交會  有4種好處

薩提爾在闡述她的治療信念時,曾說道:「接納父母也是人,並且在人的層次上,而非只是在角色的層次上與他們交會。」

在「人」的層次上與家人交會,會帶來什麼好處呢?

1. 同理

角色通常有種神聖的光環。卸除角色而回到「人」的層次,會讓你更能同理對方,因為我們彼此雖然不同,但在人的脆弱和侷限上,卻能相互感通。

2. 寬容

同理心會進一步帶來寬容,並拓展你看待家人的觀點和角度,而不會只是在對方有沒有把角色扮演好的問題上鑽牛角尖。

3. 釋懷

看待家人的觀點和角度拓寬了,能幫助你真實地接納對方無法把角色扮演好的原因,重新決定是否要對他有所期待,並調整與他互動的方式。

4. 平靜

當你不再把期待完全寄託在對方身上,而能找回與人互動、連結的主導權,內在及外在就能趨向平靜。因為你已經徹底放下拚命想改變對方,依賴對方來滿足需求的執念。


tdc107

本文節錄自:《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一書,吳孟昌著,寶瓶文化出版


Group 409 (2)


文章標籤:#親子教養 #家庭關係 #薩提爾 #冰山隱喻 #與家人相處

Group 407 (4)Group 408 (2)




上一頁 下一頁

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
繼續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