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晚上,我坐在客廳看電視,三歲多的女兒,靠在我的身旁,有時玩玩具,有時嘴裡唸唸有詞,嘰哩咕嚕地說著話。我邊聽她說,邊看著電視新聞正入神。
突然,女兒說:「欸!你是沒有嘴巴嗎?」
我楞了一下,女兒又說:「欸!你是沒有嘴巴嗎?」
我思考著,女兒為什麼這麼說?在此同時,我的腦中冒出一個念頭:「她是從哪裡學來的?」因為,這句話不是很有禮貌,甚至帶有些攻擊意味;但我和她媽媽都不曾對她說過這樣的話,她是從哪裡學來的呢?
「女兒,這句話妳是從哪裡學來的?」我轉過頭,對著我女兒問。
你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
我常遇到許多家長詢問,孩子在家裡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舉止,像是,口出惡言、罵髒話,或者是回應態度不佳,例如翻白眼、嘆氣、目露凶光、或者頂嘴等,常令家長很煩惱。麻煩的是,當家長提醒糾正時,孩子不但沒有改正,有時還會說「沒差」、「又沒那麼嚴重」,不斷出現這些問題行為。
我通常會問:「當孩子這麼做時,你怎麼回應呢?」
家長回答:「我會問他,你這態度到底去哪裡學來的,我是這樣教你的嗎?然後制止他,要他不准再這麼做了!」
「你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學壞的!然後,我希望他能知道這個錯誤的,要改正才行。」不過,顯然這麼做,並沒有達到效果。
「知錯」真的「能改」?
當孩子犯錯,或言行不得體時,我們常要孩子檢討與反省。有時候,大人會和孩子好好懇談,詢問孩子:「你知道,你做錯什麼嗎?」,或者在懲罰孩子之前,要孩子一一細數自己的過錯,羅列自己的罪狀。最常見的,就是寫「悔過書」。
「悔過書」的用意,是要孩子反省與檢討自己的不是;然而,知道自己做錯了,真的就會改變,或者不再犯嗎?
常常,「悔過」伴隨著是自我否定與自我批評,又加上接收到來自大人的責備或碎念,孩子只會感覺到自己很糟,問題行為不見得會改變,通常只會更厭惡自己而已。
正向意圖被看見,行為才有鬆動的可能
我們誤以為「知錯」了,就會「能改」,事實上,不一定如此,通常有兩個原因:
第一,雖然知錯,但不知道如何改起。例如,在家常罵三字經的孩子,他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但卻不知道,如何不罵髒三字經,同時表達內心的憤怒或混亂。
而第二的原因,與第一個環環相扣,行為的背後都有著未被辨識出來的「正向意圖」。當孩子罵三字經時,也許是想表達憤怒,也許是想引起注意,也許是想獲的同儕認同。我們得去探究,孩子究竟要透過這個問題行為,達到什麼目的、獲得什麼好處、或避免什麼傷害?這通常連結到孩子的兩大內在需求——渴望被肯定的「價值感」,或渴望被接納的「歸屬感」。
只有正向意圖被看見與被理解,行為才有被鬆動的可能。而這時候,大人若能具體引導孩子發展出合宜行為,去替代先前的問題行為,孩子便不只「知錯」,進而「能改」。
孩子的問題行為,常是對大人的提醒
當我驚訝地問女兒,是從哪裡學來這句話時,女兒又跳針般地說了一次:「欸!你是沒有嘴巴嗎?」,那神情像個小大人般。孩子的舉止令我皺眉,我不希望孩子用這樣的態度與話語回應別人,正想著怎麼糾正他。
我關掉電視,轉過身來對著她,看著她的臉,說:「女兒,我聽到妳說:『欸!你是沒有嘴巴嗎?』,你是不是想告訴我,好好和妳說話,好好回答你的問題,是嗎?」
女兒沒有回答,但點點頭。我接著說:「那麼,爸爸知道了。謝謝你讓我知道,你希望爸爸在乎你。爸爸會盡量專心聽妳說話,回答你的問題。」
我試著說出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期待爸爸能注意到她,專心和她對話。然而,該提醒的還是得說:
「下次,你若希望爸爸回答你,你可以說:『爸爸,請你回答我,好嗎?』,而不是說:『欸!你是沒有嘴巴嗎?』,這句話聽起來,不是很有禮貌喔!」
我的語氣溫和但直接,女兒似懂非懂,我又重複了一次我的期待,她點點頭。「那麼,你剛剛問我什麼呢?」接下來,我專注地與他對話。
大人怎麼做,孩子都在看
陪伴孩子是否專注,面對孩子是真誠、還是敷衍,孩子其實都知道。你不需要無時無刻都盯著孩子,立即回應孩子的每一個需求,但當孩子釋放出想與你互動的強烈訊息時,大人要能聽得見、聽得懂,並且做出回應。
如果,我們不願意去理解孩子的內在,只是試圖導正孩子的表面行為,甚至為此指責、否定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個糟透了的「壞小孩」,那些令你頭痛的問題行為常常只會變本加厲。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改正了,不再犯錯了;你以為他變乖了,其實,他是不願意表達了。當孩子慢慢長大,有一天,當你問他問題,孩子心不在焉地發出「嗯、嗯」的聲音,輪到你火大地說:
「欸!你是沒有嘴巴嗎?」